唾壶击缺的意思 唾壶击缺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唾壶击缺

成语拼音: tuò hú jī quē

成语解释: 亦作“唾壶敲缺”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王处仲(王敦)每酒后辄咏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后以“唾壶击缺”或“唾壶敲缺”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。

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王处仲(王敦)每酒后辄咏‘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

成语繁体: 唾壺撃缺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

成语结构: 主谓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近代成语

近义词: 唾壶敲缺 唾壶击碎

唾壶击缺成语故事:

晋朝时期,大将军王敦对时局十分关切,常忧国忧民,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,壶口都给敲破了。

标签: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人物心情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