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靴搔痒的意思 隔靴搔痒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隔靴搔痒

成语拼音: gé xuē sāo yǎng

成语解释: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

成语出处: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

成语繁体: 隔鞾搔癢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成语结构: 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搔,不能读作“zǎo”。

近义词: 不得要领 劳而无功

反义词: 鞭辟入里 一语破的

成语例句: 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,否则,隔靴搔痒的事情,总是难免的吧!(秦牧《鲜荔枝和干荔枝》)

标签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

付费复制
微信扫码付费 即可马上复制

¥4.00元

原价10元
微信扫码支付
点此联系客服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
付费后请按F5刷新,Ctrl+C复制,无法复制请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:星期一至五 9:00~12:30 14:00~18:00
欢迎使用微信支付
¥4.00元
扫一扫微信支付
注:付费后按F5键刷新,Ctrl+C复制
复制成功!请按Ctrl+V粘贴到你的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