黏皮着骨的意思 黏皮着骨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黏皮着骨

成语拼音: nián pí zhe gǔ

成语解释: 见“黏皮带骨”。

成语出处: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此理本常理,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。”
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办事刻板
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近义词: 黏皮带骨

黏皮着骨成语故事:

相传宋朝时期,晁文元曾经多次问大隐者刘海蟾怎样才能求得长生不死的法子。刘海蟾大笑说:“人何曾死,而君乃畏之求生乎!所可死者,形也,不与俱灭者,固常在也。此理本常理,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。”

标签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N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