黯然失色的意思 黯然失色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黯然失色

成语拼音: àn rán shī sè

成语解释: 黯然:昏暗的样子;失色:失去光泽。原指心情沮丧;脸色难看。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。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。

成语出处: 清 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顿使《会真》、《长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两者比较,差的更差

成语结构: 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近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黯,不能读作“yìn”。

近义词: 相形见绌 大相径庭

反义词: 光彩夺目 不相上下

成语例句: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,都黯然失色。(秦牧《艺海拾贝 〈最后的晚餐〉》)

标签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A开头的成语

付费复制
微信扫码付费 即可马上复制

¥4.00元

原价10元
微信扫码支付
点此联系客服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
付费后请按F5刷新,Ctrl+C复制,无法复制请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:星期一至五 9:00~12:30 14:00~18:00
欢迎使用微信支付
¥4.00元
扫一扫微信支付
注:付费后按F5键刷新,Ctrl+C复制
复制成功!请按Ctrl+V粘贴到你的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