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兴·日暮西北堂

秋兴

  日暮西北堂,凉风洗修木。

  著书在南窗,门馆常肃肃。

  苔草延古意,视听转幽独。

  或问余所营,刈黍就寒谷。

  《秋兴》译文

  西北堂前太阳渐渐落山,凉风吹拂着高大的树木。

  在南窗下潜心著述,门馆前常常人影套落。

  西痕青草激发着我思古的幽情,我的视觉和听觉都渐渐幽寂。

  若有人问我到底在做什么,我在寒谷之中耕作而已。

  《秋兴》注释

  1.修木:高大的树木。

  2.肃肃:清净。

  3.延古意:引发思古的幽情。

  4.幽独:幽深而孤独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幽独处乎山中。”

  5.就:在。

  《秋兴》赏析

  《秋兴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于开元十四年(726年)在长安石门谷创作的五言古诗,以秋日暮色为背景,展现了诗人幽居著书的生活图景与隐逸情怀。全诗通过“凉风洗修木”“门馆常肃肃”等白描意象,勾勒出萧瑟静谧的秋景氛围,借苔草、寒谷等隐喻传达出孤寂心境与淡泊自守的精神追求。末句“刈黍就寒谷”以自问自答形式,点明躬耕避世的志趣。

  该诗延续了王昌龄七绝擅长心理刻画的创作特点,语言凝练含蓄,将视听感受融入古意幽思,呈现出清雅古朴的意境,反映出唐代士人在仕隐抉择中的典型精神境遇。诗中“延古意”“转幽独”等表达,为后世山水田园诗派提供了艺术参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