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雨·归舟昔岁宿严陵
听雨
归舟昔岁宿严陵,雨打疏篷听到明。
昨夜茅檐疏雨作,梦中唤作打篷声。
《听雨》注释
归舟:返航的船。南朝宋谢灵运《酬从弟惠连》诗:“梦寐伫归舟,释我吝与劳。”唐杜甫《晓望白帝城盐山》诗:“春城见松雪,始拟进归舟。”宋苏轼《郁孤台》诗:“他岁三宿处,准拟系归舟。”
昔岁:去年;早年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昔岁入陈,今兹入郑,民不罢劳,君无怨讟,政有经矣。”唐杜甫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》诗:“昔岁文为理,羣公价尽增。”
篷:遮蔽风雨和阳光的东西,用竹篾、苇席、布等做成。
茅檐:茅,指盖屋的草;檐,本是房檐。茅檐指茅屋。
梦中:指睡梦之中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西极之南隅有国焉,不知境界之所接,名古莽之国,阴阳之气所不交,故寒暑亡辨;日月之光所不照,故昼夜亡辨。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。五旬一觉,以梦中所为者实,觉之所见者妄。”南朝梁沉约《别范安成》诗:“勿言一樽酒,明日难重持。梦中不识路,何以慰相思。”宋晏几道《鹧鸪天》词:“从别后,忆相逢,几回魂梦与君同。今宵賸把银釭照,犹恐相逢是梦中。”
《听雨》简析
《听雨》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七言绝句,收录于《诚斋集》。作品以“听雨”为线索,前两句追忆早年漂泊严陵时雨打船篷的羁旅情景,后两句转写晚年乡居茅檐下的疏雨声响,通过虚实交织的时空对照,串联起人生不同阶段的记忆。
全诗仅28字,运用白描手法勾勒雨声中的生命体悟,将梦中错认雨声的细节融入风雨意象,流露岁月流逝的感怀与超脱心境,呈现宋诗重理趣、尚自然的典型风格 [1]。诗中“归舟昔岁宿严陵”“梦中唤作打篷声”等句,以简淡笔触浓缩时空跨度,展现诚斋体清新隽永的艺术特色。
-
听雨·归舟昔岁宿严陵
宋朝杨万里
-
夏日绝句·不但春妍夏亦佳
宋朝杨万里
-
咏桂·不是人间种
宋朝杨万里
-
伤春·准拟今春乐事浓
宋朝杨万里
-
春日六绝句·其三
宋朝杨万里